从“金轮王”到“天宝君”——唐代信仰与王权试谈
2022年5月8日晚,“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旧唐书》读书班系列讲座”第二讲在腾讯会议举行,题目为《从“金轮王”到“天宝君”——唐代信仰与王权试谈》,由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副教授吕博主讲,西北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梁雨昕主持。校内外师生两百余人聆听了讲座。
吕博,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武汉大学人文社科优秀青年学者。主要从事隋唐礼仪实践与政治变迁、吐鲁番文书研究。已出版《头饰背后的政治史:从“武家诸王样”到“山子军容头”》(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年),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世界宗教研究》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曾于2012-2013、2019-2020年受邀赴京都大学人间环境学研究科、东京大学人文社会系研究科访学并担任外国人研究员。
一、中国古代的王权与祭祀概说
吕博首先从皇帝尊号谈起,武则天的“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唐玄宗的“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孝德证道皇帝”在中国古代皇帝尊号中具有何种意义?这样的尊号相比秦汉以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追本溯源,西周时活着的王被称为天子;而“帝”用作在世人王的称呼则是战国以后的事情。嬴政以后,皇帝才成为王朝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吕博援引日本学者的研究,将之概括为“周制——天子——封建——郊祀;秦制——皇帝——郡县——宗庙”两种系统。这两种系统也反映在天子六宝的名称之中。同时,在祭祀不同对象时,最高统治者对自己有不同的称呼,如天子(臣)某、皇帝(臣)某。
皇帝号的变化发生于中古时期,表现为宗教因素加入、尊号兴起,如太平真君、菩萨皇帝、皇帝如来等等。相比唐朝的尊号而言,这些称号都是非正式的。中国古代皇帝号中第一次正式加入佛教理念,是武则天所为,自称“金轮圣神皇帝”,那么武则天的尊号从何而来?
二、玄奘在《大唐西域记·序论》里期待什么?
接下来吕博引入了玄奘的世界观。在《大唐西域记》序论中,玄奘描述了以须弥山为中心的佛教世界观:围绕须弥山有四大部洲,统领四大部洲的君主被称为金轮王,但玄奘所处之世并没有金轮王,他期待着金轮王的出现。玄奘晚年与彼时还是皇后的武则天接触较多,武后可能接受了玄奘的世界观,进而响应了他对金轮王的期待。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宋绍兴二年安吉州思溪法宝资福禅寺大藏本《大唐西域记》
三、《大云经神皇授记义疏》《宝雨经》与“金轮王”的诞生
随后,吕博分析了《大云经神皇授记义疏》《宝雨经》与武则天“金轮王”尊号诞生的关系。他在王国维、陈寅恪等先生的研究基础上,重新揭示了《大云经神皇授记义疏》的含义,认为《义疏》用词考究,通篇尊重现实政治状况,在称武则天为圣母神皇的同时,也在认同现实李家政权。神皇所扮演的角色,就是继承太祖、太宗、高宗三圣之遗绪,辅佐睿宗,永昌帝业。《大云经神皇授记义疏》撰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解释垂拱四年至载初元年武则天称“圣母神皇”以来的历史,没有迹象表明武则天将以女身称帝。《大云经神皇授记义疏》既没有说明武则天是转轮王,也没有说明武则天是弥勒下生。认为《义疏》表达的理念是:弥勒下生之时,武则天为南阎浮提主。南阎浮提主只是得到转轮王四分之一的土地(即为须弥山四方的四洲之一),还没有成为真正的转轮王。(参见吕博:《明堂建设与武周的皇帝像——从“圣母神皇”到“转轮王”》,《世界宗教研究》2015年第1期,第48-49页。)这点在《义疏》中是屡次标明的,有必要再次重申。(参见林世田:《〈大云经疏〉结构分析》,郑炳林、花平宁主编《麦积山石窟艺术文化论集》下册,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0页,第184-185页,第189页。)
S.2658《大云经疏》
《宝雨经》则与武则天金轮王身份的获得密切相关。《宝雨经》译成八天后,武则天受尊号“金轮圣神皇帝”。武周洛阳建筑群也与《宝雨经》经义对应,如邙山以南修建大佛像,以对应经中所说转轮王寿尽时将去往兜率天宫供奉弥勒。而端门天枢则表达着“黜唐颂周”的内涵,即统领南瞻部洲的唐是小国,统一四大部洲的武周才是大国,武则天就是四大部洲之主——金轮王。
P.2278《宝雨经》
吕博认为,从皇后到天后,再到圣母神皇、圣神皇帝、金轮圣神皇帝、越古金轮圣神皇帝、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天册金轮皇帝,武则天尊号的每一次变化,都浓缩地反映了她在政治上前进的每一步轨迹。与此同时,宫殿核心区建筑群——明堂、大佛像、天枢、九鼎等纪念碑景观——不断地被建设、诠释。明堂不仅是圣母神皇百世继周、复古情怀的象征,还被诠释成弥勒所造的化城、道教圣君的仙宫、转轮王的七宝台。沿着明堂中轴线所修建的大佛像、天枢,亦是武则天模仿转轮王供奉弥勒、化谓四方的体现。
四、长安天宝君以及太清宫
吕博将分析扩展至玄宗统治时期。他认为,一种政治文化一旦形成、确立,就具有很强的复制性。要理解玄宗朝的政治宣传方式,需从武周早已形成的政治文化模式入手。玄宗或直接借鉴、重复武周已经实施的某些礼乐文化以重塑李唐王室的权威;或颠覆武周时代的“纪念碑”、礼仪性建筑来重塑李唐王朝的视觉政治;或借助道教外壳,玄宗自己充当老君的“灵媒”,来再次强调李唐皇室的神圣谱系。具体来说,举凡武则天举行的郊祀封禅、造作符瑞、频加尊号(玄宗于先天二年加“开元神武皇帝”,开元二十七年加“开元圣文神武皇帝”,天宝元年受“开元天宝圣文神武皇帝”;天宝七载受“开元天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尊号)、重建德运等制礼作乐举措,在开天时代都被重复。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宋绍兴刻宋元递修本《新唐书》卷5《玄宗纪》
如果说明堂是武周时代神都洛阳最耀眼的政治“剧场”,那么,在长安更换了宗教政治理念的宫殿“太清宫”,则是玄宗塑造自己圣人形象的“舞台”。位于大明宫以南、兴庆宫之西的太清宫是长安东城重要的宗教空间。天宝二年,玄宗将西京大宁坊的太上玄元帝庙改为太清宫,东京洛阳的改为太微宫,天下诸郡的改为紫极宫。其原因是庙是祭鬼之所、宫是祭生之所,而“我圣祖湛然常在,为道之宗,既殊有尽之期,须展事生之礼。”
玄宗被称为天宝君、在太清宫供奉太清境神宝君,与元始天尊信仰、三十六天、三清境、三洞信仰体系密切相关。老君由一种地方祭祀,逐渐走向都城长安,后又走向全国。偶像塑造、经典提升、神圣空间再造成了玄宗塑造李唐神圣谱系三位一体的策略。
《西安历史地图集·唐长安城寺观图》
五、总结
最后,吕博副教授总结道,历朝历代都在塑造皇帝的神圣性,但是相对于汉代,唐代皇帝制度的一个变化就是通过世系的神化、相貌的神化(如“图写真形”、对皇帝相貌的描述模仿佛陀的八十种好)和生日的神圣化(仿佛诞日、道诞日而来的千秋节)将皇帝塑造成宗教偶像。以往的研究注重君主身份具有天子与皇帝的二重性,并且从国家祭祀的角度展开研究,但我们应当从宗教信仰的角度考虑唐代皇帝三重神圣性(比如玄宗郊天、祭祀宗庙,同时也祭祀太清宫)。
网友评论
皇冠手机网址(www.hg108.vip)
回复‘’If this materealises, the Fed Funds Rate would be at 2.50 per cent by the end of July and appears to be on track to achieve the Federal Reserve's (Fed) members' forecast level of 3.40 per cent by end-2022.是专职作家吗
匿名收款平台
回复报道称,西班牙本月迎来罕见高温,多地日间最高气温突破历史纪录。专家认为,欧洲罕见高温与气候变化有关。本周,西班牙多个城市气温超过40℃。额,课余看的